[高粘度质量流量计] [压缩空气专用流量计]
今年济南环境空气质量实现“开门红”
最近一两个月,经常关注环境空气质量的市民会发现,“济南蓝”几乎天天见。
省生态环境厅最近公布今年4月和1-4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证实了市民的上述感受。4月,我市PM2.5和综合指数改善幅度均居全省首位;1-4月PM2.5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在全省7个传输通道城市中浓度最低。我市“生态环境保护攻坚行动”取得阶段性突破。
在4月全省县(市、区)PM2.5现状排名中,钢城区、济南高新区入围全省前20名,超过了一批沿海县(市、区),其中钢城区位居第5名;8个区县入围综合指数改善率全省前20名,其中钢城区、历城区、槐荫区包揽前3名,济南高新区位居第6名,市中区、济阳区、长清区、天桥区分列第12、13、17、20名;6个区县入围PM2.5改善率全省前20名,其中槐荫区位居第1名,平阴县、济南高新区、历城区、钢城区、莱芜高新区分列第3、5、11、13、14名。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济南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和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系列会议精神,始终咬定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不动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心聚力、狠抓落实的付出;是济南始终以党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持续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奋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勠力打造“生态济南”、不懈攻坚“气质”治理的努力。
坚持高位推动
成立11个专项工作组,攻坚大气污染防治
前几天,在众多摄影爱好者的镜头中,雨后的济南白墙灰瓦,宛如江南水乡。
清新脱俗的“气质”源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高位推动,常抓不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今年3月,《济南市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经市委常委会审议,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明确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年度主要目标,部署8大类129项大气污染治理重点任务。
为保障措施落实到位,我市健全组织指挥机制,成立综合协调、督查督导、扬尘污染综合整治等11个专项工作组,组长均由副市级领导担任;完善目标责任体系,对区县实行污染物浓度、参照全国排名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双目标制”和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指标部门分担制,细化核定各责任主体以及省控以上监测站点的月浓度目标,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数据日推送、旬核算、月通报、年考核,做到“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年”。
建立严格的督查考核制度,督察督导组设在市纪委监委机关。对承担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任务的区县和部门,实行重点任务与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
圆满完成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
为取得“开门红”打下好基础
除了市委市政府坚持高位推进,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取得的积极成果也为今年的“开门红”打下良好的底子。
国家下达我市的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目标为:PM2.5浓度同比改善4.5%,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天。根据生态环境部的通报,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我市PM2.5平均浓度为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5%,在全省7个传输通道城市中排第2名,为2017年国家、省在传输通道城市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以来我市最好水平;重污染天数为9天,同比减少5天,在全省7个传输通道城市中重污染天数最少。
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扎实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今年4月,槐荫区PM2.5改善率位居全省第1名,槐荫区副区长高珂介绍,“我们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实现了五个‘第一’,第一个率先实行区四大班子全体成员划区分片,带队进行24小时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督导检查;第一个在全市采用智慧平台加GDSS高空摄像监控系统,进行重点区域监管全覆盖;第一个将无人机巡查制度化、规范化,使之成为源头管控有力手段;第一个实现了国控、市控站点报警关联手机短信,实时应急反应,秋冬季累计推送报警信息2万余条;第一个实现每天2000辆大货车绕行方案,首创移动源管控新模式。”
济南高新区管委会PM2.5改善率和综合指数改善率位居全省第5名和第6名。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怀东介绍:“管委会主要采取了五个方面举措,一是人大工作室和管委会督查室联合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分局加大对工地扬尘的督导检查,严格控制工地扬尘污染。二是城管、生态环境、交警等部门联合加大对机动车污染的管控,尤其是对渣土车污染的管控。三是街道办事处加大道路保洁洒水,严控道路扬尘污染。四是高度重视清洁取暖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指挥、倒排工期,每日调度各街道、村居工作进展,按期完成16827户改造任务,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任务。五是强化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的落实,要求辖区工业企业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落实秋冬季攻坚应急减排措施。”
[高粘度质量流量计] [压缩空气专用流量计]